意地.色心心所法(30):法差别、内六处(2)意根

2023-06-22 16:14:09 来源:大象佛学图书馆

意地.色心心所法(30):

法差别、内六处(2)


(资料图)

意根

作者|观诸法如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辰二、意根(分十二科)巳一、一种

或立一种意。谓由识法义故。

五根说完了,现在说第六意根。「意根」分十二科,第一科是「一种」,也是数目增加。「一种意」是什么呢?「谓由识法义故」,就是说,这个意它能够认识法、认识义。「法」,就指能诠显意义的这一切的名句文,是法;「义」,就是名句文所诠显的道理,它里面有什么什么义。能诠、所诠,这都是意识所认识的,有这样功能的名之为「意」,就这一种意。

巳二、二种(分二科)午一、标列

或立二种:谓堕施设意、不堕施设意。

这底下说二种,「谓堕施设意,不堕施设意」,这是标出来,这底下解释。

午二、随释(分二科)未一、第一义

初谓了别名言者意,后谓婴儿意。

这底下解释。「初」,头一个「堕施设义」怎么讲呢?能了别名言的意。名字就是言。因为若没有名就不能说话,一个名字、一个名字连接起来就是语言,所以名就是言。「堕」字怎么讲?堕者,落也,降落的落。「施设」是什么呢?就是名、就是字、就是名句文,就是「施设」。名句文从哪里来的呢?就是有智慧的人安立出来的,他心里面这样分别、这样思想;画一画,画各式各样的符号,施设出来的,所以「堕施设意」。就是施设种种的名言,落在你的心里面,你的心能接受。能接受,那就是了别名言的意;如果这个名言不能落在你的心里面,落不上去,那就是不了名言。

「堕」有一个动词的意思,这里面也有一个学习的味道,你学习这个名言,在你内心里面有了念心所;这念心所的力量,就是你积聚了很多的名言,这叫做「堕施设意」。如果你不接受、你没有学过,你心里面没有积集这么多的名言,那就不行了,那就是不堕施设意。

头一个是「了别名言者意」。后一个:「谓婴儿意」,婴儿的时候,他还不明白名言,还没有开始学习名言。这样说,如果是学习了一种文字,对另外一种文字没有学过,那也可以说「不堕施设意」。不过,终究他心里面有一种施设的,不是说完全没有。这是第一个解释。

未二、第二义

又初谓世间意,后谓出世间意。

这是佛法的态度了。头一个「堕施设意」是世间人,世间上的人他们的心意。或者说「堕施设意」是有学问的人;「不堕施设意」就是没有学问的人,也可以这么说。「后谓出世间意」,这是圣人了;「世间意」是凡夫。出世间的圣人,他心里面也是有施设意的;但是,他在与第一义谛相应的时候,离一切名言相,离一切名言相的时候,就「不堕施设意」了,那就是超越了世间,不是凡夫境界了。

我们种种的分别心、种种的烦恼,都是在分别那个地方,都在名言那个地方,不是在第一义谛那个地方。圣人就是从名言这个地方超越了,超越了名言达到无名言的地方,所以没有分别,没有烦恼了。我们不能超越名言,我们就是为名言所困、为烦恼所缚,所以是苦恼的。

巳三、三种

或立三种,谓心、意、识。

「或立三种,谓心、意、识」,由心、意、识来表示内心的差别。

「意」是干什么的呢?以意为依止,去了别色、声、香、味、触、法,这叫做「识」,也叫做「意」。了别了以后,他得到了很多很多的名言、很多很多的消息,把它收集起来,是名为「心」。

这里面综合起来说就是:以「意」为依止,向外,叫做「识」;「识」认识了很多的资料又收回来、又回来、又流回来,那叫做「心」。流出去叫「识」,流回来叫「心」,而以「意」为依止的。意是识的依止处。依止意,识可向外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意又可向内,传回消息收藏在心。意,是第七识,也称等无间意,或末那识。

延伸阅读:

1、《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2:「云何建立识蕴?谓心、意、识差别。心者,谓蕴界处习气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习气者,谓由现行蕴等令彼种子皆得增益。一切种子识者,谓能生蕴等诸法种子所积集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诸法种子故,又诸有情取为我故。异熟识者,先业所生故。阿陀那识者,谓能数数令生相续,持诸根等令不坏故。又言心者,谓能积集一切法习气故。」(CBETA 2020.Q3, T31, no. 1606, p. 701a23-b3)

2、《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2:「意者,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思度为性,与四烦恼恒相应,谓我见、我爱、我慢、无明。又此意遍行一切善、不善、无记位,唯除圣道现前、若处灭尽定及在无学地。又复六识以无间灭识为意,当知此中由所缘故、释义故、相应故、生起时故显了于意。何故圣道现前无染污意耶?由胜义智与我见现行极相违故,出圣道后从阿赖耶识复更现起,以有学位未永断故。又灭尽定望无想定极寂静故,此染污意不得现行。无间灭意者,由随觉故。无间觉义是意义,当知此中随显相说。识者,谓六识身,眼识乃至意识。眼识者,谓依眼缘色了别为性。耳识者,谓依耳缘声了别为性。鼻识者,谓依鼻缘香了别为性。舌识者,谓依舌缘味了别为性。身识者,谓依身缘触了别为性。意识者,谓依意缘法了别为性。当知此中由所依故、所缘故、自性故,建立于识。云何建立界?谓色蕴即十界,眼等五根界、色等五境界及法界一分。受想行蕴即法界一分。识蕴即七识界,谓眼等六识界及意界。何故建立界处无别相耶?建立蕴中已说眼等各别相故,是故从诸蕴中出界建立,从诸界中出处建立。」(CBETA 2020.Q3, T31, no. 1606, p. 702a6-28)

巳四、四种

或立四种,谓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

立四种意,「谓善、不善」,意与善心所相应,那么就叫做善意;与染污心所相应,就是不善。有覆无记也是染污心所,就是末那识的四种烦恼,它也是不善;但是特别的微细的关系,不善的行相不明显,所以叫做「有覆无记」。「覆」者,障也,障碍的障;也有覆藏的意思,就是隐藏在那里,表面上看还是无记的。「无覆无记」,是第八识的阿赖耶识,没有烦恼相应,也是无记性,跟它一起的五遍行也是无覆无记。

巳五、五种

或立五种,谓五位差别。一、因位。二、果位。三、乐位。四、苦位。五、不苦不乐位。

「或立五种」,「谓五位」的「差别」,五个阶段。第一个是「因位。二、果位。三、乐位。四、苦位。五、不苦不乐位」。「位」,也可以说就是时间:这个时候它是处于因的位,这个时候是处在果的时候。这样说,在种子的时候名之为因,现行的时候名之为果,可以这样解释。

三是「乐位」,就是它与境界接触的时候有乐的感觉,名为乐位;有苦的感觉;有不苦不乐的感觉,从这样立为五位。

巳六、六种

或立六种,谓六识身。

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巳七、七种

或立七种,谓依七识住。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一(之下):「七识住」者,如《俱舍》说:「一、有色有情,身异想异,如人、欲界天及初静虑,除劫初时;二、身异想一,如梵众天劫初时;三、身一想异,如第二静虑,厌根本喜,入近分舍,厌近分舍,入根本喜;四、身一想一,如第三静虑。初定由染想,名想一;二定由二善想,名想异;三定由异熟想,名想一。余三则下三无色。余处坏识,不说识住。」

「或立七种,谓依七识住」,那么「七识住」正好是七个,所以是七种意。这里说的这个意根,就是把所有的心法都包括在内了,这个范围是很广的。

七识住是什么呢?第一个是「有色有情身」,身体的身;「身异、想异」:就是广大的地区里面的众生,彼此之间相对的看,他们的身体是不一样的,各式各样的差别,不一样,这叫「身异」。「想异」,他的内心的思想也是有差别,这就叫「想异」。这指什说的呢?就指我们人类说的──人和一分的天:欲界六天也包括在内、也包括初禅天在内。这个地区的众生,三恶道不在内,当然身体是不一样的,内心的感受也是不一样,苦、乐、不苦乐的感觉不一样,这是叫做一种,第一种识住。

第二种是「有色有情,身异想一」,就是这一个地区的众生的身体不一样的,还是不一样;但是内心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一类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指初禅天。从二禅天的人死掉了,生到初禅来就是大梵天王。大梵天王这个人,他心里面感觉只有他一个人,他还想要再多多少人来这边,共同的在这里生存。他这样想,就真是有人来了。有人来了,也就是从二禅天、或者是三禅天的人到这里来。若是在劫初的时候,不可能是由欲界的人到初禅天这儿来,不可能是这样子,只有从上面降下来。这个人来了,就是梵众天了。梵众天一看见大梵天王的大威德的境界。大梵天王的身体和梵天的身体不一样,所以「身异」,就是特别高大、威德特别的大,梵众天是不如大梵天的,所以「身异」;但是这想是统一的。因为他感觉:是大梵天王生我们的;大梵天王也认为你们是我生的,就是由心念而生,和我们欲界的人不一样。那么这两方面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叫做「想一」,统一的一;但身相不同,所以叫做「身异想一」,这是第二。

第三、「有色有情身一想异」,这就是二禅天的人。二禅天的人的身体是一样的,彼此都是那样的;但是内心的想有变化。内心的想法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从三禅天初来生到二禅天的人,他来的时候正赶上大梵天以下火灾起的时候,大火燃烧的时候不得了!这初来到二禅天的人感觉到:这个火这么厉害,是不是会烧到我们这里来?心里面有恐怖。以前就旧来的,就是先来的,就是很久、已经在这里生存了很久的二禅天的人经过这种事情,就对初来的天人说:「不要紧!不要紧!没有事,它们不会烧到这里来。」他不怕。所以是有怖、有不怖的不同,这叫做「想异」;这是一种解释。

第二种解释,天人本身的内心有不同的想法。这个不同的想法是什么呢?他入了二禅的时候,这个喜、乐的境界,这个喜的境界,当然他欢喜;但是久了就厌、厌烦,就从那个禅里面出来;出来,就到近分定。譬如说初禅的近分,我们通常说就是未到地定,就是二禅前、入二禅三昧之前也有近分定,那么他就是从二禅的根本禅出来,到近分定去。到近分定,这什么不同呢?近分定里面没有喜乐。没有喜,他感觉很快乐,他也欢喜这个舍的境界。舍的境界久了,又不欢喜了,还是欢喜喜乐,又入到二禅的根本禅里面,这个心情有这样的变化,所以叫做「想异」。二禅天的人,身相是一样的,都是那样子,都是那么庄严;但是心里面有这样的变化,所以叫做「身一想异」。这是第三识住。

第四个识住:身一、想也是一,是三禅天。三禅天的人都是那么样的光明、庄严;内心里面的乐也是都是那样无差别,「身一想一」。这一共是四个。初禅、二禅、三禅,加上欲界人和一分天、初禅也在内,那就是:身也是异、想也是异,这一共是四个识住。等到五、六、七这三个识住,就是无色界天的的三个: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加起来就是七识住。

「识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识欢喜在这里住。七识住,色界天的第四禅不在内;无色界天的第四空定:非非想处定也不在内;三恶道也不在内,这是什么原因呢?三恶道这个地方太苦了,识不愿意住在那里。说是我业力所逼迫,不住也要住;但是他心里不欢喜住,所以不立为识住,这是一种,这是三恶道不立为识住。

色界天的第四禅天为什么不立为识住呢?因为第四禅天有一个无想天,无想天里面把识灭掉了:本来是前五识是不动的,那么第六意识也灭掉了,所以识不住在那里,不立为识住。无色界天的非非想定里面有灭尽定,所以也不立为识住。欢喜住的地方立为「识住」,不欢喜的地方不立为「识住」,所以只是有「七识住」。七识住,那么这就是七种识。

第一类是「身异想异」、第二类「身异想一」、第三类是「身一想异」、第四类是「身一想一」。身和想有「一、异」,一共有四句,加上无色界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这三层天。加在一起,一共是「七」,七识住。

延伸阅读:

七识住:

1、《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四·(九七)中阿含因品大因经第一:「复次,阿难!有七识住及二处。云何七识住?有色众生若干身、若干想,谓人及欲天,是谓第一识住。复次,阿难!有色众生若干身、一想,谓梵天初生不夭寿,是谓第二识住。复次,阿难!有色众生一身、若干想,谓晃昱天,是谓第三识住。复次,阿难!有色众生一身、一想,谓遍净天,是谓第四识住。复次,阿难!有无色众生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是空处成就游,谓无量空处天,是谓第五识住。复次,阿难!有无色众生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是识处成就游,谓无量识处天,是谓第六识住。复次,阿难!有无色众生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游,谓无所有处天,是谓第七识住。

阿难!云何有二处,有色众生无想无觉,谓无想天,是谓第一处。复次,阿难!有无色众生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谓非有想非无想处天,是谓第二处。」

http://cbetaonline.dila.edu.tw/zh/T0026_024

2、《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四:又有七种诸有情类受生处所,于彼处所受生有情,诸识现前相续而住。于三界中、1) 唯除恶趣、2) 无想有情、3) 及非想非非想处。1) 由恶趣中极可厌故,不立识住;2) 无想有情一向转识不现行故,不立识住;3) 非想非非想处行与不行不决定故,不立识住。a) 身异类故,名种种身;想异类故,名种种想。b) 当知与此相违,名一种身、一种想。c) 梵世已下,身形异类,所生身形种种色相有差别故,于梵世中初受生时,彼诸梵众,咸作是念:「我等皆是大梵所生。」尔时梵王亦作是念:「是诸梵众,皆吾所生。」如是彼想非有异类。d) 第二静虑已上一切诸天,身光等照故,名一种身。光音天众先后生者,由睹梵世猛焰烧然,尔时便有怖、不怖想,是故于彼有异类想。」

3、《阿毘达磨俱舍论》卷8〈3 分别世品〉:「论曰:契经中说,有色有情身异想异,如人一分天,是第一识住。一分天者,谓欲界天及初静虑,除劫初起。言身异者,谓彼色身种种显形,状貌异故。彼由身异,或有异身,故彼有情说名身异。言想异者,谓彼苦乐不苦不乐想差别故。彼由想异,或有异想,故彼有情说名想异。有色有情身异想一,如梵众天谓劫初起,是第二识住。所以者何?以劫初起,彼诸梵众起如是想:我等皆是大梵所生。大梵尔时亦起此想:是诸梵众皆我所生。同想一因故名想一。大梵王身其量高广,容貌威德言语光明衣冠等事,一一皆与梵众不同,故名身异。经说:梵众作是念言:我等曾见如是有情长寿久住,乃至起愿:云何当令诸余有情生我同分?于彼正起此心愿时,我等便生彼同分内。梵众何处曾见梵王?有余师言:住极光净,从彼天没来生此故。云何今时不得第二静虑,而能忆念彼地宿住事耶?若彼已得第二静虑,云何缘大梵犹起戒禁取?有余师说:住中有中,彼住中有中,无长时住义,以于受生无障碍故。如何梵众可作念言:我等曾见如是有情长寿久住。是故梵众即住自天,忆念此生前所更事,谓先见彼长寿久住,后重见时起如是念。有色有情身一想异,如极光净天,是第三识住。此中举后兼以摄初,应知具摄第二静虑。若不尔者,彼少光天、无量光天何识住摄?彼天显形状貌不异,故名身一。乐非苦乐二想交参,故名想异。传说彼天厌根本地喜根,已起近分地舍根现前;厌近分地舍根,已起根本地喜根现前。如富贵人厌欲乐已便受法乐,厌法乐已复受欲乐。岂不遍净想亦应然?非遍净天曾有厌乐,以乐寂静曾无厌时;喜则不然,扰动心故。经部师说:有余契经释彼天中有想异义,谓极光净有天新生,未善了知世间成坏。彼见下地火焰洞然,见已便生惊怖厌离:勿彼火焰烧尽梵宫令彼皆空上侵我处。彼极光净有旧生天,已善了知世间成坏,便慰喻彼惊怖天言:净仙净仙。勿怖勿怖。昔彼火焰烧尽梵宫,令其皆空即于彼灭。彼于火焰有来不来想及怖不怖想故名想异,非由有乐非苦乐想有交参故得想异名。有色有情身一想一,如遍净天,是第四识住。唯有乐想故名想一。初静虑中由染污想故言想一,第二静虑由二善想故言想异,第三静虑由异熟想故言想一,下三无色名别,如经即三识住是名为七。此中何法名为识住?谓彼所系五蕴四蕴,如其所应是名识住。所余何故非识住耶?于余处皆有损坏识法故。余处者何?谓诸恶处第四静虑及与有顶。所以者何?由彼处有损坏识法,故非识住。何等名为损坏识法?谓诸恶处有重苦受能损于识,第四静虑有无想定及无想事,有顶天中有灭尽定能坏于识,令相续断故非识住。复说:若处余处有情心乐来止,若至于此不更求出,说名识住。于诸恶处,二义俱无。第四静虑心恒求出,谓诸异生求入无想,若诸圣者乐入净居或无色处,若净居天乐证寂灭,有顶昧劣故非识住。」(CBETA 2020.Q3, T29, no. 1558, pp. 42c05-43b7)

识住:

1、《阿毘达磨俱舍论》卷第八:此中何法名为「识住」?谓:彼所系五蕴、四蕴,如其所应,是名「识住」。

所余何故非识住耶?于余处皆有损坏识法故。余处者何?谓:诸恶处、第四静虑及与有顶。所以者何?由彼处有损坏识法,故非识住。

何等名为「损坏识法」?谓:诸恶处有重苦受能损于识;第四静虑有无想定及无想事、有顶天中有灭尽定,能坏于识,令相续断,故非识住。

复说:若处余处有情心乐来止,若至于此不更求出,说名「识住」。于诸恶处二义俱无。第四静虑,心恒求出。谓:诸异生求入无想;若诸圣者乐入净居或无色处;若净居天乐证寂灭。有顶昧劣。故非识住。

2、唐‧普光述《俱舍论记》卷第八:「『谓彼所系至是名识住』者,答。若欲、色,所系五蕴为体;若无色,所系四蕴为体──如其所应,有情数法,识于其中乐住着故,是名『识住』。」

恶趣、第四静虑及有顶不立识住的原因: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七:问:何故恶趣、第四静虑、非想非非想处,皆不立识住耶?答:

1.有作是说:「彼亦应立在识住中,而不立者,是有余说。」

2.尊者世友作如是说:「此是世尊要略而说,然恶趣等摄在此中,谓诸恶趣当知摄在初识住中,第四静虑摄次三中,非想非非想处摄后三中,所以者何?以界同故。」

3.有说:「若处有二种识多分可得,立为识住:一、爱所摄受识,二、见所摄受识。恶趣及非想非非想处,爱所摄受识多分不可得。第四静虑,见所摄受识多分不可得,故非识住。」

4.有说:「若处有三种识多分可得,立为识住:一、见所断识,二、修所断识,三、不断识。恶趣、非想非非想处,不断识俱不可得。第四静虑,见所断识多分不可得,故非识住。」

问:岂不第四静虑异生,皆有见所断识可得耶?答:虽有,而于彼地非多分可得,五净居天全无有故。

问:人、欲界天不断识,亦不可得,应非识住?答:可得有二:一、自性可得,二、所依可得。人、欲界天不断识,虽非自性可得,而所依可得,故立识住。

问:岂不非想非非想处不断识,亦所依可得耶?生彼有得阿罗汉故。答:虽有而非多分,以生彼中暂起圣道,取无学果已,乃至涅盘不现前故。

5.有说:「若处有六种识,多分可得,立为识住,谓见苦所断识,乃至修所断识及不断识。恶趣、非想非非想处不断识,俱不可得。第四静虑前四所断识,多分不可得,故非识住。」问答分别,如前应知。

6.有说:「若处识所乐住,立为识住。诸恶趣中苦所逼故,识不乐住。第四静虑乐迁动故,识不安住,谓诸异生或乐入无色,或乐入无想,或乐令识灭;若诸圣者或乐入无色,或乐入净居,或乐入无余。非想非非想处极寂静故,心微劣故,识不乐住。

7.有说:「若处无坏识法,而可得者,立为识住。诸恶趣中,有极苦受。第四静虑,有无想定,无想异熟。非想非非想处,有灭尽定,能坏识法,故非识住。」

8.有说:「若处由二事故,发起殊胜异分诸识,令现在前,立为识住:一、由定故,二、由生故。恶趣、非想非非想处,二事俱无。第四静虑,虽有定故,而无生故。」

有言:「恶趣二事俱无。第四静虑虽有定故,而无生故。非想非非想处虽有生故,而无定故。」

由如是等种种因缘,恶趣等非识住。

巳八、八种

或立八种,谓增语触相应、有对触相应、依耽嗜、依出离、有爱味、无爱味、世间、出世间。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一(之下):「增语触」者,第六俱触,能起语故,能缘语故,于声法二处皆增,由触增长,名增语触。「有对触」者,五识相应触,根有对故。「依耽嗜」者,谓欲界;「出离」者,色无色及无漏。「爱味」,谓有漏;「无爱味」,谓无漏。又解:「耽嗜」者,着外境;「爱味」者,着内身。「世间」,谓分别;「出世间」,谓无分别。

「增语触」,前五识是相对触,就是有对触,是不会说话的;第六意识才会说话。所以,第六意识和前五识对比的时候,就发觉第六意识多出来一件事,就是「增语触」,它能够会说话,它增生出来一件事,读书人就是有学问,知道很多的名句文,有很多的知识,所以它会说话,它有这样的触,有「增语触」与它相应。

「有对触相应」就是前五识。前五识是有前五根──依五根去触前五境,所以它们是有障碍的,前五根是物质,是有质碍法,是有对触。那么这是两种了:增语触相应、有对触相应,这都是识,这样子就都叫做意。

「依耽嗜」,是什么?就是欲,欲界的人的欲是很厉害的,染着心非常的重。就像食欲特别强的人,若看见饭是不能不吃的;看见糖了,是非吃不可的。

「依出离」,这指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他们没有欲界的欲,从欲出来了,叫做「依出离」──就是这样的识,这个识是离欲了;那个识还没离欲,这有这么样分别。出离也包括着有漏识、无漏识在内。

「有爱味」,这是指有漏的识。欲界的识也好,色界、无色界人的识也好,都是有爱味的、都是有执着的;不过所爱的虽然不同,终究还是爱。「无爱味」,这是无漏的,无漏的识是圣人了,没有染污心了。

「世间、出世间」,这是这两种。世间识,就是所有的有分别的都叫做世间识。「出世间」是无分别的,超出世间了。若这样讲,「无爱味」是无漏的识,但是无漏的识也可以分两种:一个是有分别,一个是无分别。圣人的、阿罗汉的心,若不入定,出定的时候,他也知道这是色、声、香、味、触、法,他也有这个分别;但是心清净。心不受一切法的时候,就是超越世间一切分别境界,那就是出世间的识了,入于第一义谛了。那么这总加起来,这叫做八种,立出八种识。

巳九、九种

或立九种:谓依九有情居。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一(之下):「九有情居」,于七识住加第四定及非想。

「或立九种」,或者是安立九种识,九种意:「谓依九有情居」。「九有情居」,七识住,那就是七有情居。七识住,加上无想天和非想非非想处天,称为九有情居。就还是没把三恶道放在内,就是三恶道不是个可以安居的地方,所以不放在内。这是九有情居。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又有九种生处受生有情,于彼彼处同所居止。谓三界中除诸恶趣,可厌处故,如前已说。」「九种」受「生处」,在那里「受生有情」,九种有情居住的地方。「于彼彼处同所居止」,于九种处所是有情共同居止之处。「谓三界中除诸恶趣,可厌处故」,三界中,除三恶趣,是可厌处,不为有情所爱着。这样说九有情居,「如前」面「已」经「说」了,其余如前所说七识住:有色有情有四识住(身异想异,如人、欲界天及初静虑(除劫初起);身异想一,如梵众天(劫初时);身一想异,如二禅天;身一想一,如三禅天),无色有情有三识住(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总共七种识住。加上无想有情和非想非非想处名为九有情居。

七识住和九有情居: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七:

七识住

九有情居

有色有情身异想异

第一识住

第一有情居(人、一分天)

有色有情身异想一

第二识住

第二有情居(梵众天等)

有色有情身一想异

第三识住

第三有情居(极光净天等)

有色有情身一想一

第四识住

第四有情居(遍净天等)

有色有情无想无别想

第五有情居(无想有情天)

无色有情一切色想皆超越故

第五识住

第六有情居(空无边处天)

无色有情一切空无边处皆超越故

第六识住

第七有情居(识无边处天)

无色有情一切识无边处皆超越故

第七识住

第八有情居(无所有处天)

无色有情一切无所有处皆超越故

第九有情居(非想非非想处天)

「一分天」:欲界六天。(第一四大王众天、第二忉利天、第三夜摩天、第四兜率陀天、第五化乐天、第六他化自在天。)

「梵众天」:初禅天之第一天。然第二识住以此显「诸初禅天」,其它尚有第二梵辅天及第三大梵天。

「极光净天」:第二禅天之第三天。然第三识住以此显「诸第二禅天」,其它尚有第一少光天及第二无量光天。

「遍净天」:第三禅天之第三天。然第四识住以此显「诸第三禅天」,其它尚有第一少净天及第二无量净天。

「无想天」:第四禅天之第四天。(第四禅天共九天:除第四无想天,其它尚有第一无云天、第二福天、第三广果天、第五无烦天、第六无热天、第七善现天、第八善见天及第九色究竟天。)

巳十、十种无

或立十种者,无。

没有十种义,这个是无。

巳十一、十一种

或立十一种,如前说。

「或立十一种」,或立十一种意。十一种意,如前面说的,像前面讲的,就是十一个善心所相应的意。

巳十二、十二种(分二科)午一、标。

或立十二种,即十二心。

「或立十二种」,十二种。「即十二心」,十二种心。

午二、释(分二科)未一、世间(分二科)申一、欲界心

谓欲界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

「谓欲界」的「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六识相应的善心、不善心、第七识的有覆无记心、第八识的无覆无记心。欲界的众生有这么四种心。

申二、色无色界心

色界有三心,除不善。无色界亦尔。

色界天的呢?有三种心。谓「除不善」,四种心里面,除不善心;色界天的人都是好心,没有不善心。「无色界天亦尔」,也是。那么就是色界、无色界六,加上欲界的四,就是十个。

未二、出世间

出世间心有二种:谓学、及无学。

另外再加上两个,就是「出世间心有二种:谓学及无学」。「学」,就是由初果开始算,初果、二果、三果都是有学,都是学;第四果算是「无学」。他们,当然第四果在阿罗汉──小乘佛法说,心是清净的,前三果还多少有的时候有烦恼出来,三果也好得多了。那么加起来就是十二种心,就是十二种意。

- 喜 欢 作 者 -

关键词:

X 广告
公司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大河快递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75   联系邮箱: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