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样的成绩不得不让人侧目,积塔半导体党委书记徐燕也进一步验证:“临港高校比较实用,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比较符合企业需求,特别是(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跟我们专业强相关的学生,很多都是一毕业被一些行业内大厂一抢而光的。”
这样的就业情况或许与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建设密不可分。作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临港新片区一直走在全国产教融合试验探索的前沿。自2021年1月6日作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揭牌以来,临港新片区推进了“1+X”证书、新型学徒制等试点、探索“订单培养”等模式创新、培育了21家产教融合试点企业3家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取得了5个案例获评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等成果。
什么样的产教融合才是有效的?新片区的产教融合为何能直接反映到就业率上?产教融合如何落到实处?新闻晨报·周到上海记者采访高校、企业和一线员工,带来新片区产教融合观察报道。紧缺人才的成长范本
林贞汛是一名特斯拉临港工厂的现场制造工程师,作为一名有接近10年工龄的汽车行业老兵,林贞汛将现在的成绩总结为:“始于学校打的好底子”。
2011年,林贞汛进入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自动化专业学习。入学没多久,在学校的组织下,他和同学们参观了实训基地,对制造一线中的角色实操和分工有了切实体验,林贞汛说,这次的参观影响了他其后四年的学习生涯。
大三,林贞汛报名参加了一场科创比赛并最终拿到了上海市三等奖的好成绩,林贞汛认为这次的比赛或许是其拥有项目思维的起点,而正是在这次比赛中,他接触到了来自企业导师的辅导。“企业导师会做纠偏,引入实际应用案例到核算项目中,学会提升转化效率,这是我第一次对项目思维有了懵懵懂懂的理解。”
2014年,林贞汛从电机毕业,进入临港的上汽乘用车公司,成为一名现场制造工程师。而这段职业生涯的起点正是源于彼时电机学院和上汽乘用车的一个校企共建项目,林贞汛正是通过这个项目,进入上汽就业。
回顾职业生涯,林贞汛认为,正是在校企合作项目中亲临制造现场、培养了动手能力、习得了制造业中的基本逻辑,让自己进入职场后能迅速上手,并快速成长为项目主导人。
事实上,林贞汛这样的现场工程师可以说是目前的紧缺人才。在此前报道中,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曾表示,目前工厂的高技能人才缺口主要体现在现场管理。这种也被称为现场工程师的人才既需要有面对整条产线、整个系统的能力,也要懂具体工艺,要求其会技能、有经验、了解现场。
“但这种人才我们还没有院校可以培养出来。”陈李翔表示。一方面,职业教育院校仍然针对具体的机器训练,而高技能人才实际需要面对的是整条产线、整个系统;而普通教育体系中就很少涉及工艺领域。陈李翔表示,这样人才的培养需要深入的校企合作和大量实践才能填补。
如今,林贞汛在临港特斯拉超级工厂继续从事现场制造工程师的工作。可以说,一路走来,林贞汛的学业和职业生涯都得益于电机学院的产教深度融合,而当他成长为一名资深职场人后,又反过来回馈产教融合:以自己在一线习得的实践经验辅助母校撰写人才培养方案、梳理课程体系……
在上汽乘用车工作时,林贞汛时不时就能看到学生前来参观,“这种参观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度的交流”,学生进入公司,可以触摸、使用实际生产中的自动化设备,当学生们带着在现场看到的信息回到学校的学习中,能更好理解课堂知识,跨越理论和实践的沟壑。
林贞汛观察到,一个在产教融合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学生比没有相关经验的学生在进入职场后上手的速度要快百分之三四十左右。
他说,从业这些年发现,实践经验丰富的本科生正以每年10%的增长速率涌入其所供职的企业,制造业也越来越乐于接受这样在产教融合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本科毕业生。
对接企业需求,促进双向选择企业积极性不够一直是国内产教融合乃至职业教育过程中的疾疴。去年5月,《职业教育法》修改,这是这一法律自1996年制定施行以来,26年后的第一次修改。提高企业积极性,是这次修订期望改善的痛点之一。
企冷校热,临港集团创新管理学院产教融合处处长张巍在长期工作中对此也深有体会。“如果学校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肯定不愿投入时间和人员成本嘛。”扎根临港从事产教融合工作已有十几年的张巍说道。
了解企业需求是产教融合落到实处的关键。
“我们支持学校老师成为科技特派员,进入企业,摸排企业需求”,上海电机学院科技处副处长卢岩介绍道。
2022年10月,电机学院与临港集团合作成立临港产教融合工作站,而工作站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成为科技特派员们的依托机构。
“我们老师有校内工作,不少老师去跑企业其实是很辛苦的,所以我们通过经费报销、激励补贴等形式鼓励老师们走进企业,开辟企业资源,了解企业需求,对于老师来说既能帮助学生就业工作也能对接项目需求。”
卢岩告诉记者,往往在接触企业的一开始,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意愿都没有很强烈,“企业不知道校企合作可以做什么,招工也是倾向向外招聘。”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学校的了解深入,产教融合的机会往往在挖掘中逐渐展现。
卢岩以电机与新昇半导体逐年加深的合作为例,新昇半导体在扩展过程中人才缺口颇大,招聘外地毕业生来临港往往需要花大力气,而临港本地高校学生毕业后留临港的意愿往往更加强烈,省去了很多招聘上的人力物力成本。
“随着合作的深入,我们目前与新昇筹备开设人才订单班,人才培养将更加对口。”
多年在电机学院这样的应用型高校从事产教融合工作,卢岩从实际工作中总结:“企业的需求还是很明确的:输送劳动力资源和提供员工培训。”
这样的说法得到了张巍的印证。张巍告诉记者,不少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对于人才需求依然非常巨大,甚至面临不少的招工缺口,引入上海电机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本科,加强双方对接,能够满足双方需求。
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电机学院多年来向临港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据统计,三年来,电机学院留在临港就业的毕业生共达560多人。
“我们作为一个应用型本科,校址在临港,而临港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达,给了我们广阔的校企合作空间。”
据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介绍,坚持临港12年来,电机学院累计培养了4万余名应用技术型人才,累计推动了2600余项各类技术创新。
林贞汛正是千千万万个得益于产教融合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中的一名。
“近年来,我们更是着力高质量建设‘一田四地’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我们还联合中国重燃、上海电气等共建“动力之城”研究院和氢能中心实验室,联合临港集团深入园区,设立产教融合工作站,产业创新研究院。”龚思怡说道。
试点两年多来,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探索出的路径也是在为全市及更大范围投石问路。3月份,深化探索的《关于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大先行先试探索深化产教融合城市建设若干措施》发布,市发改委社会发展处介绍,《若干措施》的发布一方面是重点支持临港作为核心区的建设,另外一方面也是通过政策体系的构建,为全市政策制度的安排积累经验。
产教融合依然在路上。在众多推进举措中,值得注意的是两项人才培训计划,分别是临港菁英和临港工匠计划。具体而言,临港菁英计划将开展包括应届毕业生的专业见习、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以及教师的企业实践等在内的7项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而临港工匠计划则重点聚焦一线产业工人,将在今年开展8项活动,包括技能培训、学历提升以及技能竞赛等。一手着力高校学子,一手聚焦产线工人,未来,我们或许可以期待,有更多符合时代和产业需要的人才将从临港新片区走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