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23日,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层层叠压的古城墙剖面清晰可见,新发现的6座唐代早期墓葬位于宋国故城南城墙北坡上,北坡之上为睢阳城西城墙。宋国故城考古发现的不同时期城址相互叠压,形成了典型的“城摞城”现象。
“此次考古发掘的唐代墓葬压在睢阳古城的西城墙下,说明宋国故城南城墙废弃之后,在南城墙北侧城内护坡土上出现了一批唐代墓葬。过了一段时间,重新利用宋国故城南城墙的东段,筑建了不早于唐初期的睢阳古城。从目前考古发现和墓葬情况来看,商丘不同时期的城相互叠压,是非常典型的‘城摞城’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岳洪彬说。
2021年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启动了宋国故城考古发掘项目。考古发掘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殷商文化之源,却在无意中发现并揭示了商丘“多城相叠”的特殊历史现象。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介绍,城市叠压广义上讲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在河南东部黄泛区更加典型。因为黄河泛滥,泥沙淤积,各代城市地层常被黄沙封盖,“城摞城”更加立体、直观。开封州桥遗址地层年代包括宋金元明清不同时期,上下叠压,层理清晰,不同时期桥摞桥、路摞路,是开封形成“城摞城”奇观的真实再现。河南东部的一些古城尤其是被湖泊包围的古城,都应该存在“城摞城”现象。
宋国故城是历史上两周时期的宋国都城遗址,也是最后一个被考古发掘找到的春秋五霸的诸侯国都城。
2022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宋国故城南城墙和睢阳城西城墙的夹角,确定了宋国故城南墙、睢阳城西墙的墙体走向和结构。南城墙对应的大城,应是宋襄公和梁孝王居住过的两周城和汉梁城;而西城墙对应的小城,很可能是隋唐时期的宋州城,既是唐代张巡所守的睢阳,很可能也是两宋时期的应天府和南京城的一部分。
通过对城墙的解剖,不仅揭示了商丘历史上的“城摞城”现象,而且展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筑城技术。从城墙解剖看,城墙历代曾有多次修补,发现了大量的纴木洞、榫卯槽、永定柱以及400多平方米的桑树、柏树枝的堆积。纴木洞和榫卯槽是修补城墙时让新旧城墙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的筑城技术。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有“永定柱”,在古代建筑中偶有发现,用于城墙夯筑中较为罕见。
宋国故城考古发现了大量的东周时期的遗存,在东周时期水井和灰坑中,发现了鼓风嘴、炉壁、铜矿渣、坩埚等与东周时期铸铜和冶炼手工业相关的遗存,丰富了宋国故城的考古学文化内涵。这些发现可佐证宋国故城的使用年代应不晚于春秋时期。
宋国故城考古正在持续进行中。岳洪彬说,今年将继续完成睢阳古城(北宋南京城)南城墙正中已探明的疑似南城门的发掘,搞清睢阳古城南城门的层位和局部特征,继而探索城内布局。今后将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对宋国故城进行局部重点勘探,寻找夯土建筑基址分布区,进一步揭示商丘“城摞城”奇观。同时希望能找到宋国故城下叠压的最早的商文化遗存,最终解决殷商文化的源头问题。
“宋国故城考古对整个黄泛区考古都有重要参考意义。”刘海旺说,城市考古尤其是黄泛区古城考古与保护是一个难题,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南省文物局组织、依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的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是全国唯一重点开展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国家级考古科研基地,基地相继设立了商丘、洛阳、开封等工作站,重点聚焦古今叠压型城市的考古、保护、利用进行理念、方法、经验的探索和总结,对黄泛区城市考古与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